首頁 » 戚家刀(戚門劍)

戚家刀(戚門劍)

刀劍欣賞<<


 

作品介紹:戚家刀(戚門劍)
作品年份:1996
作品規格:全長91、刃長66.6、刃寬3、柄長10.3、首寬3.8、鐔長3、鐔寬8.8cm。
作品材質:原木編綢緞鞘 精雕銅刀裝
 
起源與故事:
 
戚家神刀亦稱戚門劍,按:古人尊稱長輩使用之短兵為劍。乃因「劍者檢也」,檢字去木加刃即為劍,取其檢點己身行為,明是非,知禮義,大覺大愛,敦親睦鄰之義,意即擁劍之人必然氣節高超,德望出眾謂之。明將戚繼光以此刀拒倭功成而得名其源起於中國東三省滿族之族刀,因形狀像橄欖又似菱角,亦稱橄欖刀或菱角刀。唐代武士偏愛此刀,並廣為使用,因此統稱唐刀。
 
時日本差官遣使來華,盡習中原文化。所學者三:一為學文,以典章與佛經為主。二學拳術,以少林拳術為尊,傳入日本時名少林唐手道,因譯音問題變成少林空手道。三學劍,即以唐刀為目標,不只學其刀法,更學其形制以及製作之法。為因其為崇日愛圓之民族,因此將唐刀刀柄反裝,使成圓弧形,並加長之以利雙手握持。
 
明末,倭寇來犯,明軍之兵器無法與又長又鋒利之倭刀抗衡。戚將軍於是將倭刀改良,握把向後彎回以適明兵使用,實則恢復原唐刀形制而已。在配以戚家獨創知辛酉刀法十五式,竟連敗倭兵,拯救江南百萬民眾於水火之中。此功業偉蹟一直為後人所傳頌,其使用之軍刀亦隨之流傳後世。
 
此刀經天陽改良,比武士刀稍短,重心適當、握感極佳,單雙手皆可操控。裝飾華美,打煉拋光精良,榮獲中華民國第五屆民族工藝獎,此刀之價值更獲肯定。
 
 

※如有興趣收藏,歡迎洽詢天之劍電話02-2325-6688或mail至sword@tiansword.com

※取材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品,書名:「誰與爭鋒」

※感謝青雲鑄劍藝術館 陳重智 提供圖文資料